墨照 — 趙宇脩個展 Chao Yu-Hsiu Solo Exhibition
「山水」一詞秦時已見於民謠,「山」需登臨,「水」需橫渡,有阻隔難到的意思,但也以此,成為行者、隱士棲避塵俗的佳所,而有巖穴上士之稱。另一方面,「山水」有清音,含清暉,可散懷,能寄暢,卻是人所共感,不藉文字教言的心靈安頓處,具備所謂「質有」(雖有質礙色相)、「趣靈」(趨向空靈虛淨)的超塵空間。
「山水畫」一詞沿用了「山水」二字,其實質內涵也就註定與西方脈絡下的「風景畫」分道揚鑣,關鍵在於「山水」一詞已然反映了華人傳統哲學體系裡觀看世界的獨特方式,亦即其中含藏一對「陰陽」的概念。只有透過成對的詞義,才能彰顯完足世界的觀看方式,「丘壑」、「天地」、「方圓」、「虛實」、「黑白」、「隱顯」……,無不如此。此不單顯示「山水」是個「合義複詞」,而是此依性相施設,藉分別言說,所建立的名相,內在支撐著一個由小現大、依他而起的理則,一種源遠流長的辨證思維模式。